登录 | 注册   微信 简体 繁体
无障碍阅读 进入适老模式

台政〔2020〕11号关于印发台前县加快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强县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县政府办2020-10-16
浏览量:9968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现将《台前县加快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强县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0年10月13日

台前县加快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强县实施方案

为深入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强县,根据《濮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强市实施方案》(濮政〔2020〕23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践行新发展理念,以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为目标,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发展优质小麦、优质草畜、优质瓜菜、优质林果等为重点,坚持高质量发展方向,加快推进高效种养业和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推进农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推进现代农业强县建设。

二、发展目标

到2022年,现代农业不断发展,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初步形成区域发展、规模经营、特色明显、绿色高效和一二三产融合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到2025年,农业发展基础更加牢固,农业发展质量显著提高,现代农业强县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农业高质量对农民增收的保障力明显增强,确保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保持在9%左右。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700元,2025年达到17740元左右。

——产品质量高。产品品质优良、安全可靠、营养健康,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到2022年、2025年绿色食品分别发展到20个以上、30个以上。

——产业效益高。产业链条不断完善,业态更加多元,增值空间不断拓展,到2022年、2025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分别达到36亿元左右、40亿元左右。

——生产效率高。现代农业科技装备和先进技术广泛应用,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不断提升,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每人每年创造产业增加值达到2万元以上。

——市场竞争力高。区域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和产品认可度明显提高,品牌价值显著提升,到2022年、2025年力争省级以上农业品牌分别发展到2个以上、5个以上。

——经营者素质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到2025年培育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8000人以上。

三、发展方向

(一)布局区域化。加大主导产业培育力度,各乡(镇)要培育壮大1—2个主导产业,推进“一乡一主业,一村一品牌”建设。落实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以下简称两区),完善种植目标作物政策,引导粮食生产向两区集中;因地制宜布局肉鸭、肉鸡、生猪、肉牛、毛驴、小尾寒羊、花生、瓜菜、饲草、食用菌、中药材、林果、水产品等优势特色农业,培育创建一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积极发展观光农业、生态休闲农业和体验农业;在黄河滩区大力推广优质牧草种植。在沿S101、滩区大道、临黄堤布局高效种养业。(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水利局)

(二)生产标准化。健全农业标准体系,推行标准化生产,依法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健全农业综合执法队伍。加快标准推广应用,提高农业标准化普及程度,全面推行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推动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标生产,建设一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和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推行标准化管理,制定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适应的地方主要农产品生产操作流程,推进现代农业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现代农业产业园、优质瓜菜生产基地等整建制开展标准化建设。2022年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2个以上、制定农业地方标准达到10个以上,2025年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4个以上、制定农业地方标准达到15个以上。(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督管理局)

(三)经营规模化。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进一步推动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促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发展。根据不同种养品种、技术水平和生产方式,合理确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在引导土地资源适度集聚的同时,通过农民合作与联合、开展社会化服务、发展订单农业等,带动小农户发展,提升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2022年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占比达到75%以上,2025年达到80%以上。支持规模养殖场建设,发展畜禽养殖合作组织,持续推进畜禽养殖规模化发展。2022年畜禽规模化养殖率达到78%以上,2025年达到80%以上。(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供销社)

(四)发展产业化。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实施农业延链增值工程,促进产业深度交叉融合。加快农业产业化主体培育,重点培育影响力大、带动力强、发展势头好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田园综合体。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农产品加工向园区集中,争取建设1个农产品加工园。2022年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30家左右,2025年发展到35家左右。(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工信科技局、发展改革委、商务局、粮食和物资储备服务中心、财政局、自然资源局)

(五)方式绿色化。树牢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高效利用,大力发展节水、节肥、节药、节地农业。积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进畜禽粪污、秸秆、农膜、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等资源化利用。探索农业绿色发展机制,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管理制度。积极创建国家级、省级、市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大力推广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绿色防控、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继续保持农药、化肥使用量零增长。到2022年,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1%以上;到2025年,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3%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3%以上。(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生态环境局)

(六)产品品牌化。大力培育农业品牌,加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培育,把产品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加强品牌保护,建立健全农业品牌监管机制,严格监测抽检和执法检查,加大对套牌和滥用品牌行为的惩处力度。积极宣传农业品牌,讲好品牌故事,塑造品牌形象,全面提升全县农业产业整体知名度。实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到2022年,新增绿色食品标志许可20个以上;到2025年,逐步实现农产品生产和进入市场、加工企业前的收购、贮藏、运输等环节全程可追溯,绿色食品标志许可达到30个,建设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个,争创省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个、农业企业品牌2个、特色农产品品牌3个以上。(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粮食和物资储备服务中心)

四、发展举措

(一)实施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行动。扛稳粮食安全责任,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稳步提升粮食产能,提升粮食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强耕地保护,守牢耕地红线,严格保护基本农田。以两区为重点,启动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2022年高标准农田保有量达到20万亩以上,2025年达到25万亩以上。加强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建设耕地质量监测体系,逐步建立完善耕地保护利益补偿机制,加大退化、污染、损毁农田改良和修复力度。加强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持续提高耕地地力,强化耕地污染防治和源头管控。深入推进农用地分类管理和利用工作。深入实施“四水同治”,推动引黄调蓄灌溉、金堤河综合治理、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55万亩以上,其中夏粮稳定在30万亩以上,秋粮面积稳定在25万亩以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24万吨以上。推动粮食加工增值,基本建成产业链健全、价值链高效、供应链完善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局、水利局、粮食和物资储备服务中心、工信科技局)

(二)实施高效种养业发展行动。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加快调整种养结构,优化品种、提升品质。建设优质专用小麦、瓜菜、饲草、食用菌、中药材、林果、水产品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发展现代畜牧业,做大牛羊产业,做强家禽产业,做优生猪产业。到2025年,优质小麦发展到12万亩,生猪年出栏量稳定在15万头以上,禽蛋产量1.6万吨、肉禽出栏5000万只以上,优质饲草发展到0.5万亩左右,优质瓜菜等经济作物发展到10万亩,食用菌产量达到1.5万吨以上,中草药种植面积力争达到0.5万亩,水产养殖面积达到0.3万亩,优势特色农业产值提高到30亿元以上。(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水利局)

(三)实施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行动。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加快推进企业升级、延链增值、绿色发展、品牌培育、质量标准等重点工作,发挥区域特色资源优势,推进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打造结构合理、链条完整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培育以前丰制粉、康华面业为龙头的粮食加工产业集群,以新希望六和集团为龙头的家禽养殖加工产业集群,以新六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生猪养殖加工产业集群,以御生堂阿胶集团为龙头的毛驴养殖加工产业集群。到2022年,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3.8:1,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8.5%,四大产业集群产值达20亿元。到2025年,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值达到4.1:1,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2.5%,四大产业集群产值达25亿元。(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工信科技局、粮食和物资储备服务中心、商务局、财政局)

(四)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行动。立足县域产业,按照主导产业突出、地域特色鲜明、创新创业活跃、业态类型丰富、利益联结紧密的要求,大力发展“一乡一业”,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以规模种养为基础,以精深加工为重点,以科技集成为动力,以品牌营销为牵引,推进“生产+加工+科技+品牌”一体化,促进农业生产、加工、物流、研发、示范、服务等相互融合和全产业链开发,实现县、乡、村联动发展,辐射带动乡村产业全面发展,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形成多主体参与、多要素聚集、多业态发展格局,积极构建国家、省、市三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体系,打造高起点、高标准的现代农业发展先行区。到2025年,争取创建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以上,市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以上。(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财政局)

(五)实施特色产业发展提升行动。立足县域优势特色产业,实现县、乡、村联动发展,辐射带动乡村产业全面发展,形成多主体参与、多要素聚集、多业态发展格局。以乡(镇)为载体,聚焦优势特色产业,聚集资源要素,大力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建设一批多主体参与、多业态打造、多要素集聚、多利益联结、多模式创新的农业产业强镇。因地制宜发展具有文化与地域特色的乡村工厂,发展特色食品、制造、手工业和绿色建筑建材等乡土产业,打造一批乡土产业名品村。同时,积极打造主导产业特、融合程度高、生态环境美的农字号特色小镇,申报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2022年创建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强镇1个以上,2025年创建2个以上。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建设一批特色鲜明、潜力巨大的田园综合体。坚持经济、社会、生态三大功能统一协调发展的原则,融合城乡发展,以服务城市、繁荣农村为目标,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建设工程,依托优势特色农业,推动农业与人文、旅游、康养等元素深度融合,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打造特色休闲观光农业线路,不断挖掘乡村新功能新价值。探索农产品定制服务、共享农庄等新兴业态。(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财政局)

(六)实施生产生活服务提升行动。强化农业生产服务质量,不断增强生产服务业对现代农业的全产业链支撑作用。拓展生活性服务业,不断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推动传统服务业升级改造,为乡村居民提供高效便捷服务。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落实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积极创建国家级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做好1个市级农机化示范区建设工作,提升农机装备质量和智能化水平。开展农资供应、联耕联种、统防统治、农机作业及维修、土地托管、半托管等农业生产服务。坚持“扁平化、多元化、合作化、一体化”的发展方向,启动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重点解决物流入村“最后一公里”问题。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程,对农村电商、商超、加油站、便民服务站、通信网点等农产品流通运行服务站点资源整合,优化农产品上行渠道。实现电商、物流与仓储、冷链等产业协同发展,补齐电商发展短板。积极举办和参加多种形式农产品产销对接会,助推农产品流通。以招商促开放,以招商促改革。围绕乡村产业发展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展针对性的招商,重点在高端面制品、粮油、果蔬、肉制品、休闲食品加工等领域开展投资合作。到2022年,农业生产服务农户数达到4万户,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6.5万亩以上,托管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8%,建成并运营电商物流园二期。到2025年,农业生产服务农户数达到5万户,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8万亩以上,托管面积达到15万亩以上。(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农机中心、商务局、供销社)

(七)实施数字农业建设行动。加快农业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精准农业等物联网示范项目建设,加快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加强益农信息社建设。培育壮大农业农村数字经济,支持骨干优势企业做大做强,引进国内外知名数字经济龙头企业,鼓励企业加快农业农村数字化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积极培育打造行业领先、技术优势明显、市场占有率高的领军企业。到2022年实现益农信息社建设全覆盖。到2025年积极创建数字农业试点县和数字乡村示范县。(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发展改革委、工信科技局、自然资源局)

(八)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行动。强化质量安全监测,加强检测能力建设,强化“双随机”抽样,扩大检测覆盖范围。探索建立农产品市场风险监测分析预警机制。健全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加强疫情测报和病虫害防治。加强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以瓜菜、林果、肉蛋奶等“菜篮子”产品为重点,有序扩大农产品追溯管理范围。实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探索推广“合格证+追溯码”管理模式,积极申请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强化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生产销售监督检查,加大农兽药残留整治力度。在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的基础上,开展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严格落实“四个最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和最严肃的问责)要求,切实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食品安全风险的底线。到2022年,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生产主体达到30家以上,建设追溯试点15个以上;到2025年,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生产主体达到50家以上,建设追溯试点20个以上。(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商务局、粮食和物资储备服务中心、自然资源局)

(九)实施新型经营主体提升行动。引导农民合作社完善章程制度,合理分配收益,鼓励农民合作社依法自愿组建联合社,扎实推进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试点建设,全面提升规范化水平。2022年全县市级以上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30家左右,2025年发展到50家左右。加快培育家庭农场,建立健全家庭农场名录管理制度,把符合条件的种养大户、专业大户纳入家庭农场范围,引导家庭农场开展联合与合作,积极创建家庭农场示范县,提升家庭农场发展质量。2022年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发展到15家左右,2025年发展到30家左右。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培育龙头企业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跟进、小农户参与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022年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到1家以上,2025年发展到2家以上。(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督管理局、供销社)

(十)实施农业科技支撑行动。加强科技创新与推广,打造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支持大专院校、科研机构、涉农企业开展联合合作,组建产业创新联盟、工业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全面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强化县乡农技推广网络建设,重点加强4个农业综合服务区域站建设,构建政产学研推用“六位一体”推广新机制。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开展“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科技服务行动,加强乡村振兴科技示范村镇建设,打通科技服务的“最后一公里”。2022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左右,2025年提高到67%左右。(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工信科技局)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乡村产业振兴专班统筹协调推进全县农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各乡(镇)要建立健全推进机制,加强统筹协调,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县直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把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抓实抓细,确保取得实效。

(二)编制发展规划。科学编制“十四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引领产业合理布局、高质量发展。重点围绕地方农业特色发展优势、农业产业发展等方面开展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同步编制一批专业规划,做到发展有方向、工作有重点,通过五年努力,形成特色突出、链条完整、三产融合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实现全县现代农业持续健康发展。(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三)强化要素支撑。财政预算内投资继续向农业农村倾斜,对“三农”领域的财政投入要逐年递增,增长幅度不低于财政总支出的增长幅度。争取地方专项债券资金,统筹支持乡村振兴项目和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创新乡村金融服务,将农村土地宅基地两权纳入登记范围;创新农业信贷产品,将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民贷款纳入政府担保范围,不断增强金融服务农业高质量的能力和水平。加快发展我县农业特色保险,推动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积极引进国内外科研机构和高端农业人才,整合利用农业广播学校、农业科研院所等各类资源,加快构建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培养一批高素质农民。完善乡村产业发展用地政策体系,明确用地类型和供地方式,实行分类管理。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前提下,通过村庄整治、土地整理等方式节余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优先用于发展乡村产业项目。新编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应安排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指标,重点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责任单位:县财政局、金融工作局、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农商行、中原农险台前分公司)

(四)严格督导考核。加大工作推进和督导力度,做到任务落实到位、工作落实到岗、责任落实到人,制定具体考核细则,和动态跟踪机制,定期开展督导考核、绩效评估,观摩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和涉农重点建设情况,对未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的责任主体进行通报批评,确保各项目标和重点任务按期完成。(责任单位:县乡村产业振兴工作专班成员单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