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微信 简体 繁体
无障碍阅读 进入适老模式

2011年台前县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县政府办2011-02-28
浏览量:17698

——2011年2月23在县八届人大六次会议上

县长 牛春堡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2010年及十一五工作回顾

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深入开展"一创双优"集中教育活动,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圆满完成了县八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年来,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工作:

(一)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着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立足当前,着眼未来,谋划和完善项目储备库,建设了一批关系台前长远发展的重大工程,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继续推行县级领导干部包企业和重点项目工作机制,加压驱动,责任推进,乡镇和重点部门向产业集聚区输送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的任务较好完成,大大提升了县域经济整体发展水平。组织县乡干部到菏泽等地考察学习,对比先进找差距,借鉴经验谋发展。多次邀请知名人士作经济发展专题报告,激发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热情,有力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预计,全县生产总值完成52.8亿元,比上年增长14.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7766万元,增长26.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8亿元,增长18.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05亿元,增长26.8%;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8.87亿元、贷款余额12.76亿元,分别增长18.8%34.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98元,增长10.4%;农民人均纯收入3669元,增长8.8%

(二)扎实开展服务企业活动,着力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步伐。立足长江以北最大羽毛集散地、中石油对口帮扶等优势,重点培育了羽绒及服饰加工、石油化工两大主导产业,扶持壮大了一批骨干企业。加强对重点工业企业的运行监测,及时掌握工业发展动态。推行现场办公制度,定期召开银企座谈会,帮助企业解决土地、资金、用工等难题,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工业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县新上投资千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46个,建成投产16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7.75亿元,增长22%,实现利润3.95亿元,增长20.3%,上缴税金5685万元,增长26.2%

(三)强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着力打造经济发展优良平台。以全省开展的产业集聚区建设加速年活动为契机,举全县之力,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入驻工作,实现了从规划到建设、从招商引资到项目入驻的突破性进展,走出了一条贫困地区建设产业集聚区的新路子。产业集聚区完成投资13.84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3.02亿元,新建道路8条、长19.7公里,建设排水管网21.7公里,架设供电线路11公里,建设标准化厂房2.8万平方米;工业项目投资10.82亿元,入驻项目50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5个,亿元以上的项目7个。

(四)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着力提高招商实效。深入开展大招商活动,瞄准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大举招商,不断创新招商方式,突出驻地招商、亲情招商和以商招商,积极参加国家和省市举办的大型经贸洽谈活动,广泛宣传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大力推介台前发展优势,主动出击,寻求合作,引进了一批大项目。全县共引进千万元以上的项目40个。其中,投资1.2亿元的芳欣制衣建成投产,投资1.3亿元的武元实业完成厂房主体工程,投资2.1亿元的天邦化工正在建设基础工程,投资1.5亿元的众鑫羽绒制衣完成征地。同时,抢抓中石油对口帮扶台前的机遇,争取到总投资15亿元碳四综合利用项目,一期工程开工建设。

(五)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统筹城乡发展。高标准完成了县城、乡镇等城乡建设的规划修编工作,产业集聚区纳入县城总体规划,形成了老城、新区、产业集聚区三位一体的县城新格局。加大县城建设投入,街道、供排水、学校、医院、公园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通过公开招、拍、挂方式盘活了一批土地资产,开工建设小区住宅面积18.32万平方米。对老城部分供水管网和污水提排站进行了改造,对城区主干道路进行了整修,对火车站广场进行了改建。城中村改造顺利启动。十项基础工程扎实推进。张庄提排站改扩建、梁庙沟治理、曹楼110千伏变电站和城区电网改造工程圆满完工,黄河标准化堤防建设基本竣工,晋豫鲁铁路通道台前段顺利开工,县医院病房楼等重点项目建设加紧施工。大力实施县城综合提升工程,重点整治干线公路两侧环境卫生,重拳治理县城脏乱差现象,城乡面貌大为改观。

(六)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建桥涵闸37座、硬化渠5289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000亩。认真落实惠农强农政策,发放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2109.8万元、良种补贴532.1万元、农机具购置补贴276万元。粮食总产17.85万吨,再创历史新高。种植结构调整取得新成绩,建成小麦万亩示范方3处、玉米高产示范方2处,发展设施农业4000亩。畜牧养殖业发展态势良好,畜牧业产值完成5.48亿元。造林绿化1.92万亩,植树180万株,新建绿色家园示范村18个,发展林下经济6000亩,省级林业生态县创建成果得到巩固。全县劳务输出9万人次,实现收入4.5亿元。完成了55个村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任务,被命名为河南省扶贫开发工作先进县。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建设农村公路75条、长 119.7 公里,新建沼气池470座,解决了3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深入开展清洁家园活动,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扎实开展黄河、金堤河防汛工作,确保了两河安澜。

(七)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扎实推进,对7所中小学校进行了改造;普通高招再创佳绩,本科上线率41%。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对2所乡卫生院和101处村卫生室进行了改造,新农合参合率96.56%,发放补偿资金3838.05万元,受益农民103.4万人次。人口计生工作形势喜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45‰,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全市人口计生工作综合先进县。文化广电旅游事业加快发展,建成刘邓大军渡黄河纪念碑和广场,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2处,新增有线电视用户1355户。加强社会保障和民政救济工作,发放小额贴息贷款1.17亿元,城镇新增就业546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780人;城乡低保实现了应保尽保,五保供养水平进一步提高,发放城乡低保金1836.73万元、农村五保供养金381.16万元,保障了城乡困难人员基本生活。慈善救助贫困人员518名。建成2处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认真开展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取得新成绩。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加大土地报批力度,申报用地19批次7755亩,为城乡建设和产业集聚区建设提供了基础保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信访工作,被省委、省政府授予“2010年度河南省平安建设工作显著进步奖,被省委信访工作领导小组评为无赴京集体上访、无重复非正常上访先进县,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县。全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八)深入开展一创双优集中教育活动,着力提高政府工作效能。积极开展一创双优集中教育活动,全县干部职工思想观念进一步解放,政府部门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经济社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加强政府法制工作,办结行政复议案件20件,按时办结率100%。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支持政协参政议政,办理人大代表议案44件、政协委员提案119件,按时办结率100%。顺利完成了政府机构改革。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政府网站、县长信箱、县长热线等民情渠道更加通畅。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新行政服务中心大厅投入使用,办理审批手续1.23万件。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反腐倡廉取得新成效。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公民道德水平和城乡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大力开展国防教育,人民防空工作取得新进展。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机关事务管理、市场发展、统计、史志、档案、气象、保险、邮政、通信、民兵预备役等工作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2010年各项目标的实现,标志着我县十一五规划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这一时期,面对复杂形势和严峻挑战,我们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抢抓机遇,务实苦干,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过去的五年,是经济结构加快调整、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的五年。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14%以上,生产总值由 2005年的23.37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52.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由不足7000元达到14873元。全部工业增加值由12.28亿元达到33.41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3236万元达到7766万元。二三产业比重由83.2%提高到88.3%,城镇化率由15.3%提高到25.3%,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5.5%。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由17.19亿元达到38.87亿元。

——过去的五年,是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加快、城乡面貌大为改观的五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69.1亿元,是十五期间的4.26倍。水利工程完成了7座闸站和2座桥梁建设。交通工程完成了省道升级改造,建成农村公路148条、长293.2公里。电力工程完成了110千伏输电线路及全县电网改造。环保工程建成了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并正常运行。老城改造稳步推进,新区开发日新月异,与正在崛起的产业集聚区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新格局,县城建成区面积由3平方公里扩大到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由十五末的18%提高到十一五末的28%。成功创建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县、省级林业生态县。

——过去的五年,是农业基础不断巩固、粮食产量连创新高的五年。累计新打配机井963眼,清挖整修沟渠928公里,改造中低产田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3.12万亩、旱涝保收田15.87万亩。粮食产量由十五时期年均12.58万吨达到十一五时期年均16.86万吨,连续五年稳定在16万吨以上,比十五增产21.42万吨。

——过去的五年,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48万人、农村劳动力年均转移就业9万人,6.38 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解决了9.47万农民的安全饮水问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73元和329元,均远高于十五期间平均水平。

各位代表,十一五及过去一年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全县人民的团结奋斗。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全县各条战线的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武警消防官兵、公安民警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台前建设与发展的各级领导、各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深刻认识到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和人均在全省和周边区域中仍处于较低水平,赶超任务艰巨,发展压力很大。二是发展基础薄弱,工业产业关联度低,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城乡建设欠账太多,短期改变十分困难。三是大项目少,经济外向度低,招大引强还有很大差距。四是财政收支矛盾仍然尖锐,乡镇财政收入不平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不强。五是部分干部群众思想不够解放,个别部门服务观念不强,有些干部工作作风不实,经济发展环境仍需优化。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发展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

十二五时期,是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攻坚时期,是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国家促进中部崛起和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宝贵机遇,以四个重在为实践要领,持续开展一创双优集中教育活动,紧紧围绕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台前奋斗目标,以打造改革开放试验区为立足点,着力建设活力开放台前;以打造省际特色产业集聚区为平台,着力建设工业化台前;以晋豫鲁铁路通道过境设站为契机,着力建设无水港口台前;以统筹城乡建设为重点,着力建设优美宜居台前;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着力建设极具发展潜力台前;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基础,着力建设农业标准化台前;以改善民生为目的,着力建设文明和谐台前。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15年,全县生产总值、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翻一番半和两番,人均GDP达到3.5万元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3%左右;城镇化率增速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县城面积扩大到15平方公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主要污染物CODSO2、氮氧化物和氨氮排放量削减率分别达到3%5%10%6%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35%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

实现上述目标任务,必须把握好五项指导原则:

一是坚持科学发展,提高发展质量。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创新发展模式,扩张经济总量,提高发展质量,增强发展后劲。坚持以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切入点,积极促进经济结构、城乡结构、需求结构的优化调整。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不断增强经济实力。

二是坚持统筹兼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和城镇支持农村的力度,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共同繁荣的新格局。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共建共享。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富民与强县的有机统一。

四是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教振兴步伐,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加大科技投入,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五是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工作机制。继续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努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工作机制,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增添动力。

《台前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及说明已印发各位代表,请予审议。

三、2011年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

2011年是十二五发展的开局之年。总体上看,我县今年面临的发展形势依然比较复杂,既有有利条件,也有不利因素。从国家层面看,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国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农业、水利、科技创新、节能减排、改善民生等领域的扶持力度,支持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战略型新兴产业,为我们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东南沿海地区产业加快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为我们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难得机遇。从省内层面看,中原经济区的谋划建设,更有利于发挥台前地处豫鲁两省交界的区位和交通优势,把台前打造成为省级改革开放试验区和中原经济区对接环渤海经济圈、山东沿海地区的前沿阵地。从自身层面看,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全县形成了羽绒及服饰加工、石油化工两大主导产业,高标准规划建设了产业集聚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实现了新突破,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明显提升,形成了好的发展态势。随着一创双优集中教育活动的常态化,全县上下思想观念不断创新,干部作风不断转变,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形成了好的发展气势,为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我县经济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进入转换期,强调严把流动性总闸门、有效控制信贷投放,在土地供给、项目审批、节能减排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土地、资金等经济发展要素供给趋紧。为此,我们既要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又要确保十二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2011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城镇化率达到29.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节能减排完成市定目标。

围绕上述目标,着重抓好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产业聚集,进一步壮大工业经济实力

加强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继续把产业集聚区作为壮大工业经济实力的主战场,提高集约水平,增强支撑能力。一是不断完善产业集聚区承载功能。以全市产业集聚区建设提升年活动为契机,按照科学规划、完善功能、突出特色、做大做强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以水、电、路、通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产业集聚区的承载力。对新落户的项目实行集约式供地,一律建设多层标准化厂房,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加快推进企业服务中心、文化教育、餐饮宾馆、综合商场等配套设施建设。完成中心大道、凤台大道和西环南路慢车道、人行道和绿化带建设,搞好区内绿化美化工程,绿化面积800亩,力争达到园林绿化标准。年内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投资完成3亿元以上。二是扎实推进工业项目建设。跟踪和督促在建项目加快建设,切实提高项目的资金到位率、开工建设率、竣工投产率、税收贡献率。区内未动工项目,3月份前动工建设,年内建成投产;加快在建项目进度,争取8月底前建成投产。重点帮扶恒润碳四、天邦化工、科瑞博达、武元实业、英腾服装、宏宇羽绒、华泰羽毛、鹏达羽绒、众鑫羽绒等项目建设,促其早日建成投产。同时,围绕羽绒及服饰加工和石油化工两大主导产业,着力抓好化工园区、服装园区等专业园区建设,为项目集群、产业集聚发展创造优良环境。年内产业集聚区新上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20个,2亿元以上的项目8个。三是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把改进作风、优化环境体现到每个环节,千方百计营造服务优、效率高、发展快的投资环境。金融机构和通讯单位入区设立营业网点5个,满足企业多元化的服务需求。进一步在简化办事程序、创新服务内容和方式上寻求突破,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坚决从严处理乱检查、乱罚款、乱摊派等破坏投资环境的不良行为,为投资者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突出项目带动,切实增强发展后劲

坚定不移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千方百计增加投入争上项目,以项目促投资增后劲,以项目保增长促发展。一是超前思维谋划项目。认真研究上级政策,围绕省级财政基建投资方向和谋划建设范台改革开放试验区、中石油产业扶贫开发示范区,建立管理部门专人研究、项目单位主体谋划、聘请专家参与指导的三位一体项目谋划体系,对项目储备库实行动态管理,不断提高谋划项目的科学性和针对性,项目储备库始终保持50个以上。同时,充分做好申报项目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努力形成项目"谋划储备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竣工投产一批"的良性循环机制。二是抢抓机遇争取项目。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有关政策,加大与上级部门的沟通联系,着重在基础设施、农业产业化、公共交通、社会事业、节能环保等方面积极申报,争取更多项目列入省、市投资计划和国家投资规划。重点争取德商高速至台前县城快速通道、S101郑吴线升级国道,S205线改建、污水管网二期及中水回用、垃圾处理场二期工程、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金粮物流园等重大项目早日建设,并以晋豫鲁铁路通道过境设站为契机,积极谋划建设无水港口。三是加大力度建设项目。围绕意向项目抓跟进、签约项目抓推进、在建项目抓服务,严格落实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项目推进机制,切实解决好项目签约落户、开工建设、投产运营中的困难和问题,做好跟踪问效,确保项目早签约、早建设、早投产、早见效。年内着力抓好17个市重点监控项目,计划完成投资18.1亿元。

(三)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按照规划超前、功能完善、环境优化的思路,以重点工程为抓手,突出品位提升,着力加快进程。一是严格规划管理。切实加强规划执法监督,建立和完善规划公示、社会监督等制度,严格建设项目审批程序,坚决杜绝未批先建、乱批乱建行为,进一步增强执行规划的严肃性、强制性和连续性。二是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老城改造面积100万平方米,原则上不再建设六层以下建筑。重点对原公安局、原看守所、物资公司家属院、交通局运输公司家属院、农业局、保险公司家属院、原公路局等片区进行改造,建成金水华庭、怡静园二期住宅小区。同时,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成新华街、建新街、西环路等次干道供水管网铺设和金水路、人民路、槐荫路绿化工程,对新华街、黄河路实施亮化。新区新增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加快县住建、财政、农业、人社、公安、粮食、农信社、质监等单位业务用房和县档案馆建设进度,蓝钻经典、北晨花园、新城国际一期、鸿泰花园二期等一批住宅小区建设完工。实施纬二路、经三路、经六路、台孙路南段亮化和台吴路、台孙路、新区转盘、火车站广场绿化工程,建设经五路景观沟渠。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年内完成姜楼、台前、高庄、曹岭等8个城中村改造任务。加快推进乡镇驻地升级改造,配套完善道路、供排水、电力、通讯、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提升小城镇功能。完成乡镇驻地详规和7个乡垃圾中转站建设任务,乡镇驻地道路硬化、亮化率达到100%。三是创新县城管理模式。大力实施县城综合提升工程,增设垃圾中转站等服务设施,争取完成汽车站搬迁。对城区街道实行精细化管理,突出抓好商业布局、街面治理、绿化美化、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等关键环节,力促县城环境大变样、形象大提升。四是提升第三产业。积极拓宽城乡消费领域,优化消费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平稳健康发展房地产业,加快发展商贸流通业。力争完成金水大市场改建、姜楼菜市场迁建。合理布局连锁商店,完善商业流通网络,进一步提升三产比重。

(四)大举招商引资,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以开放促改革、促转变、促发展。一是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紧紧抓住沿海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及产业梯度转移的有利时机,按照领导带动、园区主动、部门联动、乡镇齐动的工作思路,继续实行二分之一工作法,积极走出去、引进来,注重引进符合主导产业定位、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财税贡献率高的项目,力争吸引大企业、大集团来台前投资兴业。同时做好土地报批报征工作,确保招商项目用地所需。巩固和发展中石油对我县产业帮扶工作,推进中石油产业扶贫开发示范区建设。二是拓宽开放领域。搞好项目推介,强化政策扶持,加快多领域开放步伐,吸引更多资金参与老城改造、新区开发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坚持引资引智相结合,注重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切实提高利用外资的总体水平和综合效益。三是提高招商实效。积极参加省、市举办的大型招商活动,采取驻地招商、专题招商、以商招商、亲情招商、网络招商等灵活有效方式,切实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年内力争引进项目60个,引进资金29亿元以上。

(五)高度重视三农,力促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挖掘农业潜力,优化种植结构,着力改变村容村貌。一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坚持设施农业上规模、特色农业出效益,推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建设。设施农业和优质高效特色农业分别达到1.5万亩和5万亩以上。二是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大力发展标准化养殖小区,提高养殖规模和质量。新建和改建标准化养殖小区10个。三是搞好造林绿化。集中抓好生态廊道、城区、企业、学校绿化和农田林网建设,着力提高农田林网控制率、路沟渠绿化达标率和村镇绿化达标率,全县植树185.6万株,工程造林1.5万亩。四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每个乡镇选择3个村作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搞好示范带动。以城乡结合部、交通干线两侧、乡镇驻地、产业集聚区周边及2个省级示范村、6个市级示范村和55个县级示范村为重点,大力开展村容村貌集中整治和清洁家园活动。五是提升现代农业保障水平。抢抓国家今后10年水利投入翻番的大好机遇,着力加快农田水利建设,健全灌排体系,改善有效灌溉面积22万亩,完成1.5万亩的标准良田工程建设。提高农机装备和科技服务水平,农业机械化总动力达到36万千瓦。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建设,有效解决农产品购销渠道不畅等问题。六是搞好农民工技能培训。围绕产业集聚区用工需求和劳务输出工作,大力开展务工技能培训,努力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年内培训农民工5000人次,输入到产业集聚区2000人,输出务工人员8万人次。

(六)狠抓增收节支,不断提高经济保障水平

大力培植财源税源,提高财政运行质量。一是加强财源建设。认真开展全县经济运行状况及纳税情况调查,全面掌握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健全税收资料信息库。实行月分析、季总结制度,加强税源监测,巩固壮大现有财源,挖掘培植新型财源,夯实财政增收基础。积极争取上级转移支付和各类专项资金,缓解县级财政压力。二是强化税收征管。坚持依法治税,加大对重点纳税企业和新开工项目的税收征缴力度,突出三产、建筑税的清理整顿,确保均衡入库、应收尽收。同时加强监管,狠抓非税收入和专项资金管理,促进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三是优化支出结构。严格执行部门综合预算,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和行政性支出,坚持有保有压,集中财力办大事,优先保证民生工程、公益事业、正常运转和急需建设的项目支出,提高财政公共保障能力。四是强化融资和财政监管。加大小金库治理力度,强化财政审计监督,规范财经秩序。引导金融机构调整信贷结构,扩大信贷投入,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银企洽谈会,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发挥投融资平台作用,加强与金融部门的合作,吸纳更多的资金支持和参与地方建设。

(七)搞好节能减排,切实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正确处理节能减排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做到统筹协调、合法合规、综合施治、务求实效。一是加强节能降耗。推进环境容量预算,提高节能环保门槛,严禁高耗能、高污染、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落地。支持企业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加大对落后工艺、装备的淘汰关停力度,对已关停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违法排污、未批先建等企业进行明查暗访,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二是加强环境保护。巩固污染防治成果,不断改善环境质量,圆满完成市政府下达的环保目标任务。继续做好金堤河、梁庙沟等重点流域污染综合整治,对化工等行业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保证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正常运转,加快污水处理厂管网配套建设。三是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保持耕地占补平衡。强化项目用地管理,严格执行投资强度、容积率"双控"标准,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利用土地整理项目,加强土地开发复垦,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和违法用地整治力度,拓展用地空间。按照有限指标保重点、一般项目靠挖潜的原则,优化配置土地指标,保障产业集聚区和重点项目土地供应,提高土地资产管理水平。

(八)着力改善民生,积极构建和谐台前

着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发展社会事业,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一是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问题,扎实开展阳光工程和雨露计划,努力扩大就业范围。二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低保、农村五保和优抚补助对象正常调整机制。积极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征缴,不断扩大城镇职工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加快农村危房改造,为困难群众提供700套以上的公共租赁用房。健全慈善网络,发挥慈善事业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作用。三是统筹发展社会事业。搞好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43.5%。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制度;大力发展高中教育,完成县职业高中二期工程。加快发展卫生事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7%以上;着力改善城乡医疗卫生条件,县医院病房楼和县中医院投入使用;改建2所乡卫生院、18处村卫生室。加强食品、药品和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扎实推进扶贫开发,解决5000人的贫困问题,完成20个村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任务。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稳定低生育水平。

(九)突出工作重点,认真抓好十项基础工程

坚持每年建设一批打基础、管长远的基础工程,不折不扣兑现落实。一是供水工程。概算投资6800万元,新建供水厂区和供水管网,实施安全饮水工程,解决1.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二是供电工程。概算投资2000万元,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三是供气工程。概算投资5000万元,建设天然气利用厂区及相关配套设施。四是供暖工程。概算投资6000万元,建设供暖面积30万平方米。五是通达工程。概算投资2200万元,建设10条农村公路(桥梁);完成经四路新建、经五路南延和纬二路改建。六是安居工程。概算投资13亿元,开发建设老城、新区商住面积100万平方米以上。七是校舍安全工程。概算投资3300万元,改扩建孙口将军渡、刘奎斋等10所中小学校。八是网络工程。概算投资2000万元,建设网络班班通工程;完成乡镇TD3G基站网络覆盖,新建驻地网小区3个;建成产业集聚区通信网络管道。九是农业开发工程。概算投资2000万元,建设1万亩农业综合开发和千亿斤粮食工程。十是公益工程。概算投资5500万元,建设综合文化活动中心、颐寿园养老中心、特殊学校、金堤河公园四期和垃圾中转站等。

(十)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不断提高公民文明素质。严格依法行政,深入推进政务公开,认真清理行政审批项目和规范性文件。开展重点环境问题整治,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反腐倡廉工作。强化国防教育,加快发展人民防空事业。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进一步加强军政军民团结。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平安创建活动,全力维护安全稳定。扎实做好信访工作,继续开展领导干部接访活动,拓宽群众信访渠道,健全矛盾纠纷调处网络。加强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建设,增强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和公共安全事件的预防和处置能力。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部门安全监管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制假贩假、哄抬物价、欺行霸市等扰乱市场经济秩序行为,保障市场有效供给。同时,大力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继续做好民族宗教、外侨事务、机关事务管理、市场发展、邮政、通信、书店、统计、保险、史志、气象和民兵预备役等工作。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必须坚持好三具两基一抓手,扎实推进两转两提,持续开展一创双优集中教育活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强化创新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切实加强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做到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

(一)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府。牢固树立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理念,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机制,坚持把学习文件、政策、经济、法律等内容,作为县政府常务会议的一项固定议程,形成推进学习的经常化、普遍化和制度化,进一步提高做好本职工作、应对突发事件、运用市场手段等方面的能力。督促指导政府部门制定学习计划、学习方案,努力打造学习型机关和学习型干部队伍。注重学以致用,通过学习提升素质和形象,切实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使命感,高质量、高标准推进工作。

(二)努力建设法制政府。深入推进依法行政,积极开展依法治县工作,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管理经济社会事务。严格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广泛接受社会公众和新闻舆论监督。人大代表议案和政协提案及时办结率达到100%、满意率达到98%以上。依法推进政务公开,更加注重公众关注程度高的部门和领域的信息公开。规范执法行为,完善行政问责制度,坚决防止和克服行政慢作为、不作为和乱作为,发现一起,从严从快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三)努力建设高效政府。进一步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更好地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健全联审联批等便民措施。完善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实现对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等情况的实时监控、预警纠错和绩效考评,不断提高政府部门及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水平。凡政府决策事项一周内制定落实方案,明确责任单位、工作步骤、时间节点和具体要求,确保政令畅通、落实高效。

(四)努力建设务实政府。更加注重民主决策,充分利用政府网站、县长热线等渠道了解社情民意,确保各项决策符合实际、符合人民群众意愿。凡人民群众来信来电,县政府一周之内明确办理部门、责任人员,限时答复;人大代表议案建议一月之内完成责任分解,半年之内答复完毕,确实有困难或者特殊情况需要延期办理,及时向代表解释说明。更加注重实效,做到出实招、下实劲、办实事,多干少说、干也不说,说到做到、说好办好;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深入群众、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加强调查研究和指导督查;凝神聚力、不图形式,减少应酬、排除干扰,一以贯之、狠抓落实,务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实效、人民群众得到实惠。凡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重点项目、重点批件,全部纳入台账管理,明确责任单位,公开办理时限,监察督导跟进,已经落实的查成效,正在落实的查进度,没有落实的查原因,影响落实的查责任,确保工作落到实处。更加注重廉政建设,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努力做到勤俭节约办事,坚决制止铺张浪费现象;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努力让每一项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维护政府部门干事创业、公正廉洁的良好形象。凡向社会承诺的事情,特别是对违规违法违纪的人、办不快办不好办不成的事,开辟电视专栏,跟踪报道,每周至少一期,纳入县文广部门责任目标,确保工作件件有回音、事事得落实。

各位代表!新的目标鼓舞人心,新的形势催人奋进。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创新的精神、更加务实的作风,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同心同德、奋发图强,为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台前而努力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